close

印度新聞看英文,想到咱家蔡英文


之前有人留言問到「印度的新聞都是用英文報導的喔,有沒有用印度話播報的節目?」…,今天就回答這則留言順便來談談印度的英文吧!
原則上印度新聞的播放可以歸類成三種模式
1. 講印度話顯示印度蚯蚓文字的
2. 講英文顯示英文字幕的
3. 講印度話但顯示英文字幕的

其中第三種最多,所以再加上第二種,可以知道至少英文字幕已經是占多數…
之前也講過他們的電視廣告和節目,大致也是依循上述的模式…
另外當地電台廣播講印度話跟講英文的都有,即便講的是印度話,言談中也夾雜許多英文,有時乍聽會以為在講英文,那天在S 副總車上聽到的廣播,訪問兩個小學生,就是這種印英夾雜的方式在採訪…

之前看過一部印度電影,裡面小學生的習題就是用英文在描述,老師上課也是講英文,今天跟同事確認了一下,沒錯,他們從幼稚園開始,學校就是用英文教學…
總之,印度的英文強迫推銷的力道是很強的,而這樣的推銷方式若是在台灣,是好是壞一定是評價兩極,以我自己的觀點,我就不完全贊成,這樣反而會讓大家都以為英文才是最重要卻忽略了自己國家原有的語言,尤其中國人的語言與文字及文學間的關係是緊密聯繫的,而中國文學的美絕對是世上頂尖又獨一無二的,想學好中國文學或甚至體會中國文學的美,國學基礎是少不了的,但想和國際接軌,魚與熊掌如何兼得確實不容易,我還沒看到有智慧的政治人物在這議題上有任何建樹,卻已經開始開倒車… 刪減文言文﹑改用羅馬拼音等...

我知道學生學習文言文不容易,但做法不應該是刪減其量而是該好好檢討上課的方式和教材的選取以及學習的目的,如何讓學生用最簡單的方式學好它並產生興趣… 這當然又衍伸了師資的問題,只是刪減了文言文,是不是也降低了師資的本質技能,於是落入一個惡性循環,最終滅了美麗的中國文學…
改用羅馬拼音是為了跟國際接軌,但有沒有進一步考慮到中國的聲韻學與注音符號間的關係,這一個學好中國文學的基礎弱掉了,同樣又是一個惡性循環,最終一樣滅了美麗的中國文學…

與國際接軌當然重要,但文化的傳承一樣不能少,決策者只是盲目的跟風,卻沒思考到如何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當曾經走過文革的大陸開始在重視中國文化時,我們卻一步步走向文革… 唉!

PS. 你可以說我會不會講得誇張了點? 是誇張了點,就是感嘆中國文學的美一點一點的在流失,我當然要講得這麼語重心長啊!

《後記》有人說印度的英文不好,如果你從以前學過的英文文法來看印度的英文,確實會有這種感覺,但人家就是有辦法自成一套不完全美式、又不完全英式的「印式英文」,然後跟全世界接軌,你還能說人家英文不好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印度新聞看英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 Love Cafe 的頭像
    I Love Cafe

    東之湘咖啡館

    I Love 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